2022年8月,美国出台《通胀削减法案》(IRA),旨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,其中包含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高额补贴。该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投入数千亿美元,重点支持本土新能源产业链,但也为具备技术优势和成本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带来一定市场机会。
税收抵免政策:IRA为充电桩建设提供30%的税收抵免(最高10万美元/项目),部分项目可叠加地方补贴。中国企业可通过与美国本土企业合作,提供高性价比设备,抢占市场份额。
本土化生产要求:IRA鼓励“美国制造”,但短期内美国供应链尚不完善,中国充电桩企业可通过在美设厂或技术合作规避贸易壁垒。
市场需求激增:美国计划2030年建成50万座充电桩,而本土产能有限,中国企业在快充技术、成本控制方面具备优势,可成为关键供应商。
“美国制造”条款限制:IRA要求2024年后享受补贴的充电桩需满足55%以上零部件本土化生产,中国企业需调整供应链布局。
地缘政治风险: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征关税或设置技术壁垒,影响中国企业的市场准入。
认证与标准差异:美国充电桩需符合UL、FCC等认证,中国企业在产品适配和合规方面需额外投入。
合资或本地化生产:与美企合作建厂,满足IRA本土化要求。
技术合规先行:提前进行美标认证,优化产品以适应北美市场。
关注政策动态:灵活调整战略,利用IRA过渡期抢占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