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市微鹏科技有限公司

充电桩研发 生产 安装 运营一站式服务

聚焦微鹏,了解行业动态

热搜关键词: 充电运营管理平台 汽车充电桩 电瓶车充电桩

《充电桩“出海”遇阻:欧美认证壁垒增加30%成本》
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5-08-16

近年来,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,中国充电桩企业加速“出海”,积极拓展欧美市场。然而,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,企业面临日益严格的认证壁垒,导致成本大幅上升,部分企业甚至因合规问题被迫退出竞争。

屏幕截图 2025-08-16 100639

欧美市场认证壁垒高筑

欧美国家对充电桩产品的安全、环保、电磁兼容性(EMC)等方面要求极为严格,认证流程复杂且费用高昂。例如,进入欧盟市场需通过CE认证,并符合EN 61851等系列标准;美国市场则需满足UL认证及SAE J1772等要求。此外,部分国家还增设本地化测试,如德国的TÜV认证、英国的UKCA认证等,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。

据行业测算,欧美市场的认证成本较国内高出30%以上,部分企业甚至需要投入数百万元进行产品改造和测试。由于认证周期长(通常3-6个月),企业还需承担时间成本,影响市场拓展进度。

技术标准差异加剧挑战

除了认证费用,技术标准差异也是中国充电桩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。例如,欧美市场普遍采用CCS(Combined Charging System)标准,而国内则以GB/T为主,企业需调整硬件和软件设计以适应海外需求。此外,部分国家要求充电桩具备智能电网交互功能,这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企业如何破局?

面对高昂的认证和技术适配成本,中国充电桩企业需采取以下策略:

  1. 提前布局认证:在产品研发阶段即考虑目标市场的标准要求,减少后期改造成本。

  2. 与本地机构合作:借助第三方检测机构或当地合作伙伴,加快认证流程。

  3. 优化供应链: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零部件,降低整体合规风险。

  4. 政策支持:呼吁政府加强国际标准对接,提供认证补贴或绿色通道。

屏幕截图 2025-08-16 101108

尽管欧美市场壁垒较高,但其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政策支持仍具吸引力。中国充电桩企业唯有提升技术实力、优化成本控制,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