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,充电安全问题备受关注。然而,充电自燃事件频发,严重威胁用户生命财产安全。据最新行业调查报告显示,60%的充电自燃事故与充电桩劣质模块直接相关,这一数据揭示了充电设施质量监管的紧迫性。
充电桩的核心部件包括电源模块、控制系统和散热结构,而劣质模块往往采用低标准元器件,导致过载保护失效、温度失控等问题。部分厂商为降低成本,使用翻新或未认证的电子元件,使充电桩在高温、高负荷工况下易发生短路、过热甚至起火。
目前,充电桩市场准入门槛较低,部分中小企业以低价竞争,牺牲产品质量。专家建议,应建立更严格的行业标准,加强第三方检测,确保充电桩核心模块符合安全规范。同时,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品牌充电桩,避免因贪图低价而埋下安全隐患。
充电桩生产企业需强化质量管控,采用高可靠性元器件,并完善安全防护机制。用户在使用充电桩时,应关注设备状态,发现异常发热、异响等情况立即停止充电,并及时报修。
提升充电安全,需要产业链各方共同努力。只有严格把控质量关,才能减少自燃事故,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