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洲禁燃令催化市场变革,中国充电桩企业迎来出海黄金期
近年来,欧洲各国加速推进“禁燃令”,计划在2035年前全面禁售燃油车,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。作为配套基础设施,充电桩需求激增,而中国充电桩企业凭借技术、成本和产业链优势,迅速抢占欧洲市场,出海份额同比飙升300%,成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。
欧盟“Fit for 55”减排计划要求成员国2030年碳排放减少55%,并大力推广电动车。德国、法国、荷兰等国相继出台补贴政策,加快充电网络建设。据统计,欧洲充电桩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突破250亿欧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30%。市场缺口巨大,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机遇。
技术领先,适配欧洲标准
中国充电桩企业如星星充电、特来电、蔚来能源等,已掌握大功率快充、智能调度等核心技术,并成功通过欧标认证,产品兼容性强,满足欧洲用户需求。
成本优势,快速交付
中国供应链成熟,生产成本比欧美企业低30%-50%,且交付周期短,成为欧洲运营商和车企的首选合作伙伴。
本地化布局,抢占市场
头部企业通过合资建厂、收购本土品牌等方式深化欧洲布局。例如,星星充电已在英国、德国建设生产基地,特来电与欧洲能源巨头合作建设超充网络。
随着欧洲充电桩市场持续扩容,中国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份额,并向北美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拓展。同时,智能化、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将成为竞争关键。
结语
欧洲禁燃令推动充电桩需求激增,中国企业在技术、成本和供应链上的优势使其成为市场主导者。未来,随着全球新能源转型加速,中国充电桩企业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,打造“中国智造”新名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