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市微鹏科技有限公司

充电桩研发 生产 安装 运营一站式服务

聚焦微鹏,了解行业动态

热搜关键词: 充电运营管理平台 汽车充电桩 电瓶车充电桩

充电桩纳入新基建后的城市布局案例
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5-09-08
充电桩作为“新基建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近年来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城市绿色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。自纳入“新基建”以来,各地政府加快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,尤其是一些重点城市,通过政策支持和实际案例,展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。本文将简要介绍几个典型城市的布局案例,帮助大家了解这一趋势。

以北京市为例,作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,北京在充电桩布局上注重全面覆盖和智能化。市政府推出了“十四五”充电基础设施规划,目标是在2025年前建设超过10万个公共充电桩,重点布局在交通枢纽、商业区和居民区。例如,朝阳区已经试点智能充电站,支持APP预约和动态定价,提升了使用效率。这种布局不仅缓解了“充电焦虑”,还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本地消费。充电桩、新基建、重点城市、布局案例、北京市、上海市、深圳市、智能充电、覆盖密度、一体化发展

上海市则更强调高密度和一体化发展。作为经济中心,上海将充电桩纳入城市智慧交通体系,通过政企合作模式,在浦东新区等区域建设了多个超级充电站,每个站支持数十辆车同时快充。此外,上海还鼓励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集成充电设施,解决了停车难和充电难的双重问题。数据显示,上海目前公共充电桩密度居全国前列,有效支持了网约车和私家车的电动化转型。

深圳市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集聚地,布局案例更加激进和创新。深圳市政府设定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超60%的目标,并配套建设了广泛的充电网络。例如,在前海合作区,试点推出了“光储充”一体化充电站,结合太阳能发电和储能技术,实现绿色能源自给自足。这种布局不仅降低了碳排放,还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。

总体来看,这些重点城市的布局案例反映了“新基建”背景下充电桩发展的多样化策略:北京注重全面性,上海追求高密度,深圳探索创新技术。这些案例的共同点是政府主导、市场参与,以及注重用户体验。未来,随着技术成熟和政策协同,充电桩布局将更加智能和高效,为全国绿色出行提供坚实支撑。# 充电桩纳入“新基建”后的重点城市布局案例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