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编撰的《校企人才白皮书》正式发布,报告指出,随着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,我国行业高级技师的缺口预计将达5万人,供需矛盾日益突出,亟需深化校企合作,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。
白皮书显示,在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汽车、人工智能、工业机器人等领域,企业对高级技师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。然而,由于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,加之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不足,导致高级技师供给严重不足。部分企业甚至面临“高薪难聘”的困境,严重影响产业升级进程。
白皮书强调,深化校企合作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核心路径。目前,部分领先企业已与职业院校共建“订单班”“产业学院”,通过联合制定课程、共建实训基地、师资互聘等方式,精准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。例如,某智能制造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设立“智能制造技师班”,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关键岗位,实现“毕业即就业”。
近年来,国家陆续出台《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》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等政策,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,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。白皮书建议,未来应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机制,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和社会地位,同时加强职业院校的数字化、智能化教学能力,以适应产业升级需求。
此次白皮书的发布,为政府、企业和院校提供了重要参考。面对5万高级技师的巨大缺口,唯有多方协同发力,才能夯实制造业人才基础,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