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《价格不透明投诉激增:同一站点分时电价差达3倍》
来源: 时间:2025-07-14

新能源时代的价格迷局:充电桩分时电价差背后的隐忧

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,充电桩运营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公共充电桩数量同比增长65%,但同期价格投诉量却激增240%,暴露出行业快速发展中的定价乱象。记者调查发现,部分运营商在未明确公示的情况下,对同一站点设置高达3倍的价格波动,某知名充电平台夜间0.8元/度的充电桩,在午间高峰时段竟上调至2.4元/度。

屏幕截图 2025-07-14 162051

价格迷雾中的消费者困境

"扫码充电时显示1.2元,结算账单却变成2元"——北京车主王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。消协报告指出,当前充电服务普遍存在三方面问题:一是动态调价机制未在操作界面明示;二是溢价时段与实际负荷曲线不符;三是会员体系与非会员存在隐藏价差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某第三方比价平台监测到,相邻500米内的两个充电站,同等时段价差可达40%。

行业规范迫在眉睫

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指出,电价波动本身符合电力市场规律,但必须满足"提前24小时公示""波动幅度与供电成本挂钩"等透明性原则。目前上海、深圳等地已试点充电桩"明码标价"新规,要求运营商在APP和现场同步公示未来72小时各时段价格,并标注政府指导价浮动范围。中国充电联盟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标准,将价格透明度纳入运营资质考核体系。

屏幕截图 2025-07-14 162302

消费者维权指南

专家建议用户:①使用具备历史价格查询功能的比价平台;②关注地方发改委发布的电价浮动区间;③留存充电全过程截图作为维权证据。对于未公示或虚假公示的价差行为,可向12315平台或国家能源局投诉专线反映。随着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管理办法》修订在即,价格透明化将成为行业洗牌的关键指标。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