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深圳作为全国首个实现公交全面电动化的城市,在绿色交通领域树立了标杆。随着电动公交车的普及,充电需求激增,如何高效、经济地满足充电需求成为新的挑战。为此,深圳创新推出“夜间低价充电”模式,利用夜间用电低谷期降低充电成本,同时优化电网负荷,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夜间充电:降本增效新选择
深圳电动公交车数量庞大,日间充电高峰时段的电力负荷较高,而夜间用电需求较低,导致电网资源利用率不均衡。为此,深圳公交集团联合供电企业,推出夜间错峰充电政策,鼓励公交车辆在夜间23:00至次日7:00的低电价时段集中充电。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公交运营成本,还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,减少了能源浪费。
智慧调度:科技助力绿色出行
为配合夜间充电模式,深圳引入智能充电调度系统,通过大数据分析车辆运行规律,优化充电计划。该系统可自动分配充电时段,确保车辆在运营间隙高效补电,避免资源浪费。同时,部分充电站还配备了储能设施,进一步平衡电网负荷,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。
社会效益显著,全国推广可期
深圳的夜间低价充电模式不仅降低了公交企业的运营成本,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该模式若在全国推广,有望缓解电动车辆快速增长带来的电网压力,推动交通领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完善,绿色出行将更加高效、经济,助力中国能源结构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