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,地铁P+R(停车+换乘)停车场增设充电桩成为提升运营效益的新方向。最新调研数据显示,P+R充电桩用户中,通勤群体的复购率高达61%,显著高于普通充电场景,为停车场带来稳定增量收益。
刚性需求+高频使用:通勤用户每日往返,充电需求稳定,形成长期消费习惯。
时间匹配度高:车辆停放8-10小时(工作时段),适合慢充模式,降低电网负荷的同时提高设备利用率。
增值服务黏性:结合会员积分、停车费抵扣等优惠,进一步提升用户留存率。
以单个P+R停车场(100个车位)为例:
充电桩配置:20个慢充桩(7kW),单日服务40车次(每车充电5小时)。
单日收益:充电服务费(0.6元/度)× 35度 × 40车次 = 840元,年化收益约30万元。
附加效益:充电用户停车时长延长,带动停车费增长15%-20%。
充电桩建设成本(含电力改造)约20万元,1-1.5年即可回本,后期利润率超50%。若叠加广告、数据服务等衍生价值,效益空间更大。
结论:地铁P+R充电桩是“流量+刚需”双重保障的优质场景,61%的复购率验证其可持续性,值得政府与企业重点布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