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,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关键支撑。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激发市场活力,国家持续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简化充电运营商资质审批流程,助力行业高效发展。近日,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,深入多地开展实地调研,了解政策落地情况,听取企业意见,推动改革走深走实。
过去,充电运营商在申请资质时面临审批环节多、周期长、材料繁杂等问题,影响市场发展效率。此次改革通过精简材料、压缩时限、推行“一网通办”等措施,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。部分试点地区已实现“一窗受理、并联审批”,企业只需提交一次材料,即可完成多项审批,办理时间缩短50%以上。
调研组走访了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浙江等多个省市,与充电运营商、行业协会及地方政府部门进行座谈。企业普遍反映,审批流程简化后,市场准入门槛降低,运营成本减少,企业投资意愿显著增强。同时,部分企业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审批标准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建议,调研组认真记录并反馈至相关部门,推动政策持续完善。
“放管服”改革并非“一放了之”,而是通过优化服务与强化监管相结合,促进行业规范发展。各地积极探索智慧监管模式,利用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,对充电设施运营情况进行动态监测,确保安全可靠。同时,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,对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,维护市场秩序。
自审批简化政策实施以来,全国新增充电运营商数量同比增长30%,充电桩建设速度明显加快,有效缓解了新能源汽车“充电难”问题。未来,国家将继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,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