充电桩研发 生产 安装 运营一站式服务

聚焦微鹏,了解行业动态

热搜关键词: 充电运营管理平台 汽车充电桩 电瓶车充电桩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《车网互动(V2G)试点扩大:充电桩如何变身“电网调节器”?》
2025
08-18

《车网互动(V2G)试点扩大:充电桩如何变身“电网调节器”?》

车网互动(V2G)技术让电动汽车充电桩变身“电网调节器”,实现电能双向流动。通过削峰填谷、促进绿电消纳、降低电网投资,V2G助力能源系统优化。目前国内试点加速,动态电价和虚拟电厂模式逐步成熟,但电池寿命、标准统一等挑战仍待解决。未来,V2G或将成为智慧能源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,推动“新能源车+智能电网”协同发展。
《特来电、星星充电、国家电网“三巨头”市占率最新战报》
2025
08-18

《特来电、星星充电、国家电网“三巨头”市占率最新战报》

特来电、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占据国内充电桩市场超60%份额,形成“三足鼎立”格局。特来电以25%市占率领跑民营阵营,星星充电依托生态协同占20%,国家电网主导高速网络占15%。行业竞争从规模转向技术,超充、V2G成新焦点。未来,三巨头需通过创新和合作巩固优势,应对市场变局。
《地方政府KPI加码:充电桩覆盖率纳入政绩考核的连锁反应》
2025
08-16

《地方政府KPI加码:充电桩覆盖率纳入政绩考核的连锁反应》

将充电桩覆盖率纳入地方政府KPI考核,显著加快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,缓解新能源车主的续航焦虑,并带动产业链发展。但部分城市面临电力改造、土地资源等挑战,需避免“重数量轻质量”。政策推动下,绿色出行与城市治理水平同步提升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现,未来充电网络将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。
《充电协议“三国杀”:CCS2vs国标vs CHAdeMO最新份额》
2025
08-16

《充电协议“三国杀”:CCS2vs国标vs CHAdeMO最新份额》

全球充电协议呈现CCS2、中国国标(GB/T)和CHAdeMO“三国杀”格局。CCS2主导欧美,份额超50%;中国GB/T凭借本土政策覆盖90%以上市场,并加速出海;CHAdeMO因功率和兼容性不足,份额萎缩至10%以下。未来,CCS2和中国国标或成两大主流,而统一标准仍需时间。
《充电桩“出海”遇阻:欧美认证壁垒增加30%成本》
2025
08-16

《充电桩“出海”遇阻:欧美认证壁垒增加30%成本》

中国充电桩企业在拓展欧美市场时面临严格的认证壁垒,包括CE、UL等高标准要求,导致成本增加30%以上。技术标准差异、本地化测试及长周期认证进一步加剧挑战。企业需提前规划认证、优化供应链,并寻求政策支持以降低合规成本。尽管出海阻力大,但欧美市场潜力巨大,中国厂商仍需加强技术适配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《欧洲禁燃令加速: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份额飙升300%》
2025
08-15

《欧洲禁燃令加速: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份额飙升300%》

欧洲禁燃令加速落地,充电桩需求爆发。中国企业凭借技术、成本及供应链优势,出海份额飙升300%,星星充电、特来电等头部企业通过本地化布局抢占市场。随着欧洲政策支持及全球新能源转型,中国充电桩企业将持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,推动“中国智造”走向世界。
《充电车位“僵尸桩”调查:故障桩维修响应超72小时》
2025
08-15

《充电车位“僵尸桩”调查:故障桩维修响应超72小时》

调查发现,部分公共充电桩因故障长期闲置,沦为“僵尸桩”,维修响应时间普遍超过72小时,影响用户体验。问题根源在于企业运维不足、监管缺失。专家建议加强行业监管,推广智能运维技术,并呼吁政府、企业、用户共同协作,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,解决新能源车主的“充电难”问题。
《充电机器人专利激增:自动寻桩是伪需求还是真趋势?》
2025
08-15

《充电机器人专利激增:自动寻桩是伪需求还是真趋势?》

充电机器人专利激增,自动寻桩技术引发热议。其优势在于灵活补能,解决固定充电桩布局痛点,但高成本、低效率制约商业化。支持者认为它是未来趋势,尤其适用于老旧小区和临时场景;反对者则主张优先发展超充网络。目前看,充电机器人更适合作为补充方案,随着技术成熟,或将在特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。
《东南亚充电标准混战:中、欧、日标谁将主导市场?》
2025
08-14

《东南亚充电标准混战:中、欧、日标谁将主导市场?》

东南亚充电标准之争中,中国GB/T凭借成本优势和政策合作快速渗透,欧洲CCS2主导高端市场,日本CHAdeMO逐渐边缘化。由于地区需求分化,未来可能形成多标准共存,但中国有望成为主要推手。充电网络的统一将成为东南亚电动车普及的关键挑战。
《挪威充电密度全球第一:每百公里23座充电站的启示》
2025
08-14

《挪威充电密度全球第一:每百公里23座充电站的启示》

挪威以每百公里23座充电站的全球最高密度,展示了电动汽车普及的系统性解决方案。通过长期稳定的激励政策、公私协作的基础设施建设、以及深厚的环保社会共识,挪威成功将电动出行转化为全民实践。这种超越技术层面的整体性变革,为各国提供了绿色交通转型的重要参照,证明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、市场与文化的协同创新。